24小时客服电话:027-87129205
工作时间:8:30-17:00
关注公众号-注册立即下单↓
识别微信小程序-立即下单↓

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让社区居民深度领略七夕节的独特魅力,在七夕佳节来临前夕,东湖路社区联合湖北木兰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精心策划开展“七夕良辰至,同赏古韵浪漫时光”七夕主题文化活动,吸引众多居民踊跃参与,沉浸式感受传统节日的深厚底蕴与浪漫氛围。


活动开篇,民俗文化老师带来别开生面的七夕星宿冷知识分享。古人仰望牵牛、织女星,赋予的意义远不止爱情。织女星作为 “秋季信号星”,农忙结束后,姑娘们借它 “定日子” 开启乞巧活动,把对心灵手巧的期盼,融入对星象的观察;牵牛星化作 “农耕时钟”,以星位变化提醒农时播种,藏着古人顺应天时的农耕智慧。老师笑谈《诗经》里吐槽织女 “织了半天没成果”,让古老传说多了接地气的烟火气。随着时间流转,七夕文化不断演变:秦代时,七夕曾是 “不吉利日”,被贴上 “鬼门开” 标签;到西汉,因汉武帝宠妃对其喜爱,逐渐转变为 “良辰”,穿针乞巧习俗开始流行;宋代的 “乞巧市” 更是热闹非凡,提前一月开市,琳琅满目的首饰、精美花纸,比现代文创更具烟火气;甘肃陇南地区,七夕要过七天八夜,白天赛女红比拼技艺,夜晚唱山歌传递情思,独特民俗让居民们直呼 “大开眼界”。这些跨越千年、跨越地域的文化故事,像一幅徐徐展开的民俗长卷,让居民们看到七夕文化的丰富层次。


知识分享后,创意十足的流沙画相框手工环节登场。两种饱含美好寓意的颜色流沙画 —— 橘色 “背靠金山”、紫色 “紫气东来”,成为居民们创作的主角。大家围坐在一起,小心将细腻流沙注入古朴木框,看着流沙缓缓倾泻、堆积,或勾勒出层峦叠嶂的山水轮廓,或晕染出梦幻的色彩层次,原本普通的流沙,在巧手下变成独特的艺术作品。创作过程中,居民们相互交流技巧、分享创意,欢笑声与讨论声交织,让社区活动室满是温馨。

此次七夕主题活动,是社区传承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。它不仅让居民深入了解七夕节从星宿意涵到民俗演变的文化脉络,还通过手工创作拉近居民距离,增强社区归属感。在传统与现代融合中,古老七夕文化在社区焕新活力,既为居民的精神生活添彩,也助力社区打造富有文化温度、充满凝聚力的美好家园,让传统节日真正成为连接邻里、传递文化的情感纽带。